2000年9月19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一则通知,明确了可以做核定征收。
一、什么是核定征收?
核定征收是一种征收方式。
主要是指由于纳税人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计税依据明显偏低等其他原因难以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
由税务机关依法采用合理的方法,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对其生产的应税产品查实核定产量和销售额,然后依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税款的征收方式。
实行核定征收,一能够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二能够加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双方都有好处,一举两得。
采用核定征收政策,出发点是为了在降低税务机关的征管成本的同时让国家收到更多的税,是保留地方税务征收方式的一种权利。
二、核定征收为什么出现?
国情决定了经济政策
核定征收出现前普遍存在的征收方式是查账征收。
这种征收方式主要对已建立会计账册,会计记录完整的单位采用。
适用于账簿、凭证、财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能够据以如实核算,反映生产经营成果,正确计算应纳税款的纳税人。
而中小微企业普遍有这样三种特点:
1、会计制度不健全。
没有覆盖企业的所有部门及环节,没有渗透到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没有做到账、钱分管原则,企业货币资金和有关账簿的管理混乱。
2、对财务的认知不强。
中小微企业首要面临的问题是生存,财务大多是公司中的“鸡肋”部门,不受重视,人员则是能少就少。
3、能力不够。
一个专业的会计一个月的工资都要上万,要组建一个专业的建账体系,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讲,负担实在是太大了。
查账征收这种方式会给中小微企业负担,所以,中小微企业更适合采用核定征收这种征收方式。
财税【2000】91号文件的附件1第七条,规定了什么样的情形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
这些情形与中小微企业的特点相吻合。
不同企业的监管难度不同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作为风险分析工具被正式运用到税收管理工作中。
伴随着金税三期上线,逐步形成了税收经济分析部门、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部门的专业分工、优势互补的税收数据应用处理联动机制,基本形成了全覆盖。
而中大型企业,上市公司毕竟是少数,这样的强监管的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和人员。
由于小微企业自身比较松散,投资主体、组织形式、出资来源和形式很多元,生产销售灵活,内部管理相对松散,加大了税收管理的难度。
基于征管成本的考量,在当前阶段不会采用强监管的方式,会遵循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给中小微企业充分的成长空间。
国家需要税收
国家需要税收,才能让经济发展得更好,让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
查账征收虽然更科学,但确实不适用于中小微企业,双方都需要另一种更合适的征收方式。
不同的情况下要有不同的应对方法,政策也同理。
我国中小微企业占大多数,有700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无法用查账征收这种方式征税。
但纳税是必不可少的,账簿不清并不是不纳税的理由。
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需要更低成本的征收方式,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这样的政策和制度。
于是, 核定征收这种更为简易的征收方式应运而生了。
那么核定征收是如何征收的呢?
三、核定征收的方法
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两种办法:
1、定额征收
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办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的办法。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
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预先核定纳税人的应税所得率,由纳税人根据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办法。
应税所得率
|
|
|
|
|
|
|
|
|
|
|
|
|
|
|
|
|
|
计算方法
|
|
|
|
|
|
|
|
四、核定征收的稳定性
国家一直在保障核定征收政策的稳定性。
甘肃省2020年10月9号发布的一份关于核定征收的文件,直接将有效期延长到了2024年12月31日。
可见,政府执行核定征收政策的信心和决心。
19年,关于经营所得核定征收等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中有提到:
税务机关对符合核定征收条件的纳税人,依职权确定一种核定征收方式,核定征收方式一经确定,原则上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为了降低税务机关的征收成本,越来越多的地方政策在保证核定征收政策的长期性,近年来基本上做到了大政策的稳定。
基于此,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预测:核定征收政策的执行期限一定会超过2024年。
这可能成为国家长期施行的政策之一。
迄今为止,各地方政府依旧在逐步完善政策,在更严格的风控体系下,继续使用核定征收的政策,给小微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渝企惠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部分图片采集于互联网,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